综合新闻

中国第一女焊工,攻克世界顶尖焊接技术,德国

来源:焊接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23日 08:47:11

接下任务后,刘霞带领团队一心投入到了焊接转子工艺研究当中。她知道现在不单单是为了厂区的工作任务,而是为了国家能够实现自主技术的研发。因此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比之以往的工作更加专注认真,同时也要发散自己的思维,怎样才能实现这项技术。

德国工程师

陷入困境的项目

取得这项重大成就后的刘霞并没有志得意满,紧接着她又投入到了我国另一重大工程项目“华龙一号”百万千瓦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上,这一项技术较之前的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并且这次的实验项目成功与否还关系着我国大型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能否顺利竣工。

因此刘霞父母两人勒了勒裤腰带,从两人自己的口粮里省出一些,把女儿送进了附近的小学读书。得知这个上学的机会是父母硬给自己从口粮里抠出来的,刘霞非常珍惜。

在父亲的支持下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刘霞顺利地度过了中学生涯。当然她没有选择就此止步,在父亲的鼓励下,刘霞决定参加高考。然而高考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那个年代下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走过去的人没有几个,但这并没有“吓退”刘霞。

这一技术也直接为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德国著名高级工程师还专门来到中国拜访刘霞,希望能与她在高级焊接技术方面有一个深入的交流,并且表示德国与中国可以在大型焊接工程上有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

2000年,我国开始大力提倡发展高效清洁的大功率火电汽轮机、燃气轮机甚至是核电汽轮机。而刘霞所在的厂子,作为当时上海最重要的汽轮机厂之一,承担下了这一重要任务。为了摆脱国外多年来的技术封锁,他们率先展开了对这些汽轮机关键部件焊接转子的研究。

汗流浃背的工人

刘霞再次重新梳理实验实验步骤,仔细审查每一步出现的微小问题,积极调整实验方案。不服输的刘霞带领着她的团队在经历了一次低谷后再次开始了攻坚克难的工作。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刘霞与团队人员仔细排查每个实验数据,寻找真正的问题所在。

对于女儿的懂事,更加坚定了刘父让女儿继续读下去的信念。父亲告诉刘霞:“孩子你放心去读书,钱的事情爸来想办法,哪怕是借爸也要供你读这个书。”最终在父亲的坚持下,刘霞继续上了中学。

刘霞想起当初信心满满接下任务的自己以及如今踌躇不前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最令刘霞担心的一点是团队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他们开始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做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团队没有凝聚力,团队人员没有信心,那对项目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最终经过刘霞团队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后,焊接转子技术这一难题被攻克,从此我国实现了自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08年,这一技术产业化成功,填补这项领域的技术空白。

考虑到家里的情况,金秋九月时节,刘霞硬着头皮带走进了学院的大门。虽然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但是刘霞也没有选择怨天尤人。既来之,则安之。她正常办理了入学手续,随后参加开学班会。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

大家支持刘霞选择电焊专业吗?支持的话在评论区留言“支持她”或者伸出大家的手指多多为他点赞。

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

当家里亲戚知道刘霞选择了这么个专业后,纷纷劝刘霞的父母让女儿换个专业,一个女孩子在电焊行业能折腾出个什么来,再说电焊行业的这份儿苦有几个女的能承受的了。对此刘父则是很坦然,他说:“我对这些也不懂,如果女儿想换我支持,她觉得可以的话我也不反对。”

后来刘霞上了中学,因离家太远要留校住宿,这么一来家里的开销更大了。这让父亲也是愁容满面,一边是女儿的学业,一边是巨额的开销。这时懂事的刘霞告诉父亲:“爸,咱们念不起就不念了,我不想你受太多的苦。”

刘霞思考后决心还是像之前一样努力学习,掌握好学校教授的知识技术。虽然学电焊的女生少,但不代表女生就学不好这项技术。她偏要在这个行业走出一条独特的路来。她将要用实际行动向命运反抗。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还是爱玩的天性,对于学习不太看重,刘霞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她对老师上课时要讲的内容提前预习,上课时则听得十分仔细,下课后再继续巩固,养成了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她常常是班级里的第一名。

正是在父亲这种开明的态度和全力的支持下,刘霞才能走到今天。她告诉父亲:“起初她也有想过放弃这个专业,但是如今一切都挺过来了,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这个专业了。”焊枪下跳跃的电火花以及每次成功完成一个焊接任务后的成就感都让她兴奋与欣喜。

上一篇:美院毕业生焊接1400斤材料铸工人雕塑致敬父亲:

下一篇:天银机电(300342.SZ):取得1项发明专利证书、为电

Copyright © 2021 《焊接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